愛心待用餐存摺系統
共建計畫
食物分享零距離 | 邀請您加入惜食、享食、捐食

.png)
德蕾莎修女說「愛,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。」
Mother Teresa said: "Love is in the needs of others to se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."
2020年2月「愛心待用餐店家」正式納入 eFOOOD食物分享地圖 ,整合了全台灣400多間的愛心店家,除了鼓勵民眾消費支持愛心店家外,同時讓需要的朋友知道那裡可以取得溫熱食物。
同年5月,隨著新冠疫情日益嚴重影響,一群同學因而失去打工機會,經濟拮据的連基本三餐都有困難,經與學校老師及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討論,我們明白唯有「愛心待用餐」才能提供給這些沒有廚房設備的學生或獨居戶穩定的暖食。
台灣有百萬的民眾生活在貧窮邊緣,現實條件無法工作,無法獲得社會補助,成為夾縫中的邊緣戶,過著比中低收入戶還要辛苦的生活;再加上全球新冠疫情不斷延燒,各地受封城及政策實施,隨著時間愈長影響愈大,政府所提供的社會救助貧窮線的標準,已難以解決經濟弱勢人口的生活問題。
米蘭憲章:「充足、安全與營養的食物是基本人權」,我們希望能透過資訊平台,整合愛心店家及民眾捐贈的餐點,讓在地非營利組織多一項資源能分享温暖給需要協助的朋友,同時也祝福現在正在受幫助的對象,未來有能力時也可成為助人的角色,讓愛能持續不斷的循環流動。
研究調查 / 解決方案
本計畫自2020年7月開始展開使用者研究,與不同產業不同角色進行面訪、電訪及問卷調查,整理出人物誌、旅程地圖,討論解決方案,以下為不同角色所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。

社福團體主管
需要管理及照顧的面向太多,很希望有更多的人力和資源可以幫助大家
面臨挑戰
-
社會上許多經濟弱勢的朋友會需要這項服務,但是每一位關懷戶居住地都不同,要開發店家地域範圍太廣,執行上有許多困難
-
若要提供愛心待用餐服務,需要在協會已經很有限的資源下,再安排人力開發愛心店家、發送餐券、核銷帳務
解決方案
-
所有自主加入的「愛心店家」,都是非營利組織可以運用的資源,關懷戶可以選擇的愛心店家
-
愛心待用餐來自店家的分享和民眾的愛心,可以不用費心於募集愛心餐費
-
由非營利組織與「愛心店家」進行關係維繫,可增加愛心店家對關懷戶的同理心及溫柔心
-
透過系統標準作業流程,簡化紙本及審核作業

捐款人
我目前的生活還過得去,希望能回饋社會,幫助有需要的人;如果組織的財務運作透明清楚,會讓我更信任且有意願長期捐款支持。
面臨挑戰
-
不熟悉愛心待用餐的模式
-
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幫助到有需求的人
-
捐給店家的愛心餐無法取得捐款憑證,也不知道金錢是否有如實的紀錄運用
解決方案
-
透過非營利組織發送餐券,確認可幫助到有需求的人
-
系統每月定期主動回報捐款金錢流向及統計數據。
-
以區塊鏈技術,金流透明不易竄改,任何人可以在平台上查詢「愛心待用餐存摺」總帳,及愛心店家、非營利組織、個人捐款紀錄

第一線社工
社會安全網的洞很大,我們拚命用手去接,很累、很無力。
面臨挑戰
-
很多不符合政府法規,無法領用到政府補助的邊緣戶,過得比中低收入戶還要清苦
-
不知個案生活圈附近,哪裡有愛心待用餐,可以推薦給關懷戶
-
有些人會依賴社會福利,但有些人因為自尊又不肯接受幫助
-
內外部的行政作業繁瑣過多,常常訪視個案結束後,還需要加班填寫報表
解決方案
-
降低申請愛心餐的領用門檻,以照顧邊緣戶為優先
-
透過eFOOOD 食物分享地圖或系統管理後台,可以查詢到關懷戶住家附近的「愛心店家」
-
提供一個只能「吃飯」用的錢包,裡面的點數不能挪做他用
-
以身份字號申請,確保資源不會被重複領用
-
透過標準作業流程,以勾選取代填寫,簡化申請及訪視填寫表單

關懷戶
家庭因素無法工作,即使政府及社福團體已提供協助,但每個月仍是入不敷出,總想著少吃一點,就能多省一些錢
面臨挑戰
-
為了省錢想領愛心餐,但不知道那裡有店家提供愛心餐
-
很擔心店家的態度或旁人的眼神,不太敢走進去住家附近店家
-
耽心孩子的同學如果知道家裡領補助,會被歧視和嘲笑
解決方案
-
可透過eFOOOD 食物分享地圖查詢,或由NGO列印關懷戶居住地附近的愛心店家
-
以紙本 QRcode 點餐,可以自由和選擇不同店家不同餐點,滅少對話,減少被標籤化的可能性

愛心店家
以前受過別人幫助,現在自己有能力時,希望也能以自身專長幫助別人。
面臨挑戰
-
愛心待用餐被一些看起來不需要的人濫用濫領
-
愛心待用餐來自於常客的捐款,需要獨立記帳,不能併入每天的營業收入
解決方案
-
由在地非營利組織關心並瞭解關懷戶後發送愛心待用餐點數,店家可以確定來領餐的人,都是有需要的人
-
提供給店家使用的APP,主動生成領餐報表及金流資訊,店家可隨時查詢與檢視

系統開發
資訊開發是一條冗長的道路,但只要能瞭解使用者的痛點和需求,都能抽絲剝繭討論出解決方案,逐步的優化功能
面臨挑戰
-
愛心待用餐存摺系統跨領域整合了不同產業及角色,需要細心和耐心瞭解不同面向所考量的問題
-
這是一個以公益為導向,不會賺錢的系統開發專案,當資金及人力不足時,團隊需要另外拓源來養這個未成型的開發計畫,進度非常緩慢
-
存摺系統開發完成後,如果沒有人捐款支持,系統流程將無法運作
解決方案
-
組成跨領域訪談小組,不論是需求訪談或設計規劃,均與協力夥伴確認後才進入開發
-
「眾人之事、眾人助之」以群眾募資及企業支持系統開發,讓專案經費和人力可以穩定進行
-
店家以身作則,每月分享 20份餐點以上,若全台灣有1,000 間店家加入,每月都有 20,000 份餐點可分配給關懷戶
愛心待用餐存摺系統介紹
本計畫是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目標 2 零飢餓為主要目標。
以實名制分享餐點給需要的朋友;打造一個受到捐款人信任的資訊平台,讓民眾的愛心及社會資源受到管理、監督及分配。

-
資訊透明清楚:可於網站查詢愛心待用餐數量
-
資源有效分配:透過非營利組織將資源分送需要的朋友
-
金流主動回報:主動定期向捐款人回報金錢使用流向
-
資訊嚴謹控管:重要資訊上區塊鏈,可永久查詢不易竄改
-
管理監督機制:透過制度建立,同異業整合作,資源有效分配及管理
系統架構
本計畫針對市場調查研究及需求訪談,規劃出以下目標,做為系統開發之依循
-
關懷戶:能保有尊嚴的領餐體驗服務
-
愛心店家:快速便利且信任愉悅的分享餐點
-
社福組織:依循標準作業流程並能快速完成發券程序
-
捐款支持:讓民眾對於平台有信心且願意長期支持愛心餐
-
民眾參與:藉由機制及遊戲設計,讓善的種子向下紮根,讓善的行動持續累積
-
平台目標:聚集善的力量,邀請不同產業及角色共同參與
-
願景目標:現在正在受幫助的對象,未來也可能成為助人的角色


以區塊鏈技術,確保金流透明清楚不易竄改
不論是民眾的愛心捐款、愛心店家分享餐點、在地非營利組織發送餐點,及關懷戶領用愛心餐,除了定期回報及公開金錢流向外,將以區塊鏈技術,資料永久保存不易竄改。
來自 eFOOOD 的感謝!
資訊科技影響改變著現在及未來的生活,而新產品創新的關鍵:是以使用者導向的設計思考!然而創新資訊系統開發過程,需調查研究各關係人痛點、傾聽現行作業流程、規劃設計解決方案、程式開發測試部署、使用者回饋迭代優化,每一階段都是環環相扣又耗時費工。
eFOOOD 自我期許能發揮「社會企業」的精神 -- 以商業模式改善社會問題。即使未有豐沛的營運資金,系統設計及開發因為有限的人力慢速進行,但始終堅持著成立的初心 --「以資訊系統媒合食物資源」,我們堅信著只要能向前邁出一步,距離目標就更近一步!
感恩投入近一年的時間,合作夥伴無私的奉獻、餐廳店家的協助,讓我們能一步一步的釐清不同領域的的困難點,更感謝花旗銀行關注於糧食安全議題,看見「愛心待用餐存摺系統」的價值,參與共同創建「台灣無飢餓」的遠景;eFOOOD 承載著各界協助與各方支持,我們承諾於 2021年底能進行區域性的驗證測試,更期許未來能以台灣為根基,透過國際結盟進行在地文化的設計調整及串接,攜手大家的力量,傳達 ”Taiwan Can Help” 的聲音,為世界做出貢獻。
eFOOOD 團隊敬上
期待您的支持!
攜手編織「無飢餓 Taiwan Can Help」的願景